【SEO入門】網頁速度 Page speed 如何優化?10個網站速度優化教學

20/05/2022by SEO.HKWeb+

網頁速度 的英文叫做 Page speed網頁速度 也是 SEO 優化中的一環,因為網頁速度也是兩百多條 SEO 排名要素之一,過慢的網站速度會使你的關鍵字排名受到影響。如果你跟某個網頁搶攻同一個關鍵字,對方網頁兩秒就能打開並載入完畢,而你網頁卻需要花六秒才能完全載入內容,光是這個影響就足以讓你排名受到影響。

網頁速度(Page speed)可以優化的項目很多,包括壓縮靜態檔(Javascript/css)、提升主機伺服器回應速度、優化資料庫查詢、壓縮圖片…等等,這些項目屬於技術性 SEO 優化的一環,雖然技術性 SEO 沒有內容面 SEO 來得那麼重要,但若你的網頁速度(Page speed)過慢,仍然會影響到你的搜尋結果排名。

如果你還不知道網頁速度(Page speed)是什麼,或是不知道怎樣優化自己的網站速度,以及還不了解網頁速度的優化項目一共有哪些,本篇文章會有完整的教學。

目錄

網頁速度 (Page speed)是什麼?

網頁速度(Page speed),或叫做頁面速度,它是衡量特定頁面內容加載速度的指標。網頁速度越快,意味著使用者打開網頁的時候,可以更快看到第一屏的內容,而不用花時間在等待頁面開啟。

網站速度本身就是 SEO 排名要素之一,在 Google Search Console 裡面你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個項目。google search console 會顯示你的網站上已索引的網址中,一共有多少網址提供良好的網頁體驗。

網頁速度
Google search console 網頁體驗頁面

另外 google search console 還提供了三個網頁體驗訊號項目:網站使用體驗核心指標、行動裝置可用性跟 https。想了解更細節的說明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網頁速度_page experience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指標

關於網頁速度(Page speed)是 SEO 排名要素之一,Matt Cutts 在 Youtube 影片上也證實了這一點。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看一下 Matt Cutts 是如何談論網頁速度(Page speed)的。

Matt Cutts 談論網頁速度(Page speed)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或網站速度)優化項目有哪些?

下面會列舉出,網頁速度 (Page speed)的各種優化項目,如果你的網站速度過慢,你可以試著從這些地方先著手開始。

1. 提升伺服器回應時間

提升伺服器回應時間的主要做法就是升級主機硬體,比方說很多虛擬主機商都會提供不同等級的主機選項,有些記憶體例如有1G/2G/4G/8G…等等,CPU 也有各種不同等級。

升級主機是提升網站速度最快的方法之一,它唯一的問題是需要花錢。如果有金錢成本上的考量,也可以從其它網頁速度 (Page speed)的優化項目著手,但提升伺服器回應速度確實是最快提升網站速度的方法之一,而且它“用錢就能解決”。

另外:當你使用硬體配備很差的虛擬主機時,隨著你的網站流量開始慢慢變大,你常常會遇到資料庫連線掛掉的情況,如果這種情況頻繁發生,代表你的主機真的撐不住了,你應該往上升級你的主機。

貓熊先生遇到資料庫常掛掉的情況時,就會將主機性能進行升級。

另外,Google 官方也表示:主機回應的速度最好在 200ms (毫秒) 之內。

2. 替網站增加快取(Cache)機制

快取(Cache)機制就是將使用者要的結果先儲存在快取裡,而不需要再跟資料庫連線。常見的快取有檔案快取( file cache) 、記憶體快取(memory cache)…等等,檔案快取是最基本的。

很多內容網站像是 WordPress,使用的也都是檔案快取(File cache)。

使用快取(Cache)機制可以大大減少資料庫請求數,讓你不用頻繁地跟資料庫建立連線,因此建議每個網站一定都要把快取做好做滿。

3. 壓縮圖片

用錢可以解決的事都是小事(例如花錢升級主機性能),不過如果錢是你很大的考量,那麼壓縮圖片則可以算是網頁速度 (Page speed)的重點項目之一。

通常內容網站的 HTML 網頁裡面,檔案最大的通常是圖片,因此有效壓縮圖片,才能大大提升網頁速度 (Page speed)。

這裡推薦使用 TinyPNG 跟 TinyJPG 這兩個線上圖片壓縮工具,它們使用的是無損壓縮,在不讓圖片畫質丟失的前提下,又能將圖片大小縮減50%以上。

圖片壓縮這個優化項目,建議從網站成立的一開始就要做,當你網站流量變大的時候,你會很慶幸自己一開始每次上傳圖片之前,就先壓縮圖片的,因為這對提升網頁速度 (Page speed)很有幫助。

4、壓縮 html / css / javascript 靜態檔

CSS/Javascript 這些檔案都可以叫做靜態檔,都是可以壓縮的。網路上你可以找到很多類似的工具來壓縮你的 CSS/Javascript 檔案。將靜態檔壓縮也可以提升網頁速度 (Page speed)。

5. 內容網站使用 AMP

AMP 的全名叫做 Accelerated Mobile Pages,是 Google 為了提升行動版網頁速度所推出的項目。AMP 並不適合每個網站,通常只有內容網站比較適合加上 AMP。如果你的網站是使用 WordPress 架設的,通常也只需要安裝一個 AMP 外掛就可以開始使用 AMP了,相當方便。

AMP 的運作機制其實也是一種快取的概念,只是這個快取是存在 Google 伺服器裡面,所以當使用者在手機上打開 AMP 頁面時,你會發現上面的網址是 Google 的網址,因為 Google 把你的網頁儲存在它的快取裡面,當使用者對網站有了第二次的點擊互動時,才會變成使用者自己的網址。

Google 的 AMP 快取機制肯定做得相當好,所以加了AMP 的網站,在行動端的網頁速度 (Page speed)是爆炸快的,通常可能 0.5秒就完全開啟完畢了。

不過 AMP 也有它的缺點,比較適合純內容網站或是新聞網站使用,需要跟使用者有大量互動、會跟後端資料庫聯繫的網站,都不適合加上 AMP。

這裡順便提一點:內容網站加上 AMP,其實可以幫你省錢,因為使用者在行動端開啟的第一個畫面,通通讓 Google AMP 幫你先檔掉了,光是這點就可以幫你省下不少錢以及伺服器的請求數了。

6. 使用 CDN 服務

很多虛擬主機服務商都會提供 CDN 服務,像是知名的 AWS 當然也有提供類似服務,叫做 Cloudfront。知名的免費 CDN 服務則是推薦 CloudFlare。

如果你的網站是使用 WordPress 架設的,通常快取外掛也會有 CDN 的設定,非常方便。

CDN 其實你可以把它當作是最佳化的快取,因為它會從使用者所在的最近的節點去抓取快取,因此 CDN 可以大幅提升網頁速度 (Page speed)。

7. 減少轉址(Redirects)

關於什麼是轉址(Redirects),可以參考先前這篇文章:「301 Redirects 轉址」。每一次的轉址都是向伺服器重新提出一次請求,因此你應該減少網站上轉址的網頁數量,替伺服器減少一些負擔。

8. 解決 Javascript 阻礙頁面渲染時間

有些 Javascript 會在網頁頁面渲染的時候就先被載入,而當 Javascript 程式碼運行過久的時候,會阻擋網頁被渲染的時間。

要解決這個問題,通常是將網站上的所有 Javascript 檔案放在</body>這個標籤的前面,而將所有 CSS 檔案都放在<head></head>區塊裡面,這樣可以讓網頁快速的先跑出頁面(因為已經先載入CSS,所以不用怕跑出醜陋的頁面),而 Javascript 檔案因為放在</body>標籤前面,所以是頁面渲染快結束的時候再進行讀取。

9. 善用瀏覽器快取(cache)

瀏覽器快取可以減少使用者對伺服器的請求,加快頁面載入的時間。使用瀏覽器快取 (cache) 需要在 HTTP Header 中,設定暫存資源的使用期限,暫存的資源通常包含重要的 HTML、CSS、Javascript、圖片等。

10、移除未使用的 JavaScript / CSS

有些網站會使用一些好用的 JavaScript / CSS 資源庫,例如Jquery、bootstrap…等等,又或者是 WordPress 網站的某些外掛也會加載很多額外的 JavaScript / CSS,那些裡面的 JavaScript / CSS 很多都是沒用到的,可以請工程師處理一下,將它們移除。

上面這十個,就是提升網頁速度 (Page speed)的幾個重點 SEO 優化項目,有需要針對網站速度進行優化的人可以從這些方向著手。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如何影響 SEO?

網頁速度 (Page speed)影響 SEO 是無庸置疑的,下面列出幾點,當你的網站速度/網頁速度過慢的時候,是怎麼影響到你網站的 SEO 關鍵字排名的。

1. 網頁速度會影響SEO 排名

網頁速度 (Page speed)本身就是一個 Ranking factor,所以在所有其它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提升網頁速度 (Page speed)可以改善你的搜尋結果排名。Matt Cutt 在上方影片中也提到了這點。

Google 官方文件,你也會看到 Google 直接了當的告訴你:網頁速度 Page speed 就是 SEO 排名要素之一。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就是 SEO 排名要素之一
網頁速度會影響SEO 排名

2. 網頁速度 (Page speed)會影響跳出率

根據 Google 官方資料顯示,網頁載入時間越長,對跳出率的影響就會越大。

舉例如下:

  • 如果網頁載入時間從 1 秒增加到 3 秒,跳出率就會增加 32%。
  • 如果網頁載入時間從 1 秒增加到 6 秒,跳出率就會增加 106%。

網頁速度影響跳出率也可以參考官方說明:網站使用體驗核心指標報告。(下圖是官方說明頁面的截圖)

網頁速度 (Page speed)會影響跳出率
網頁速度 (Page speed)會影響跳出率

當一個網頁因為網頁速度過慢而導致跳出率超高的時候,排名肯定會受到影響。

3. 網站速度會影響爬取頁面的數量

每個網站都會有它的爬取額度(Crawl Budget),網站速度越慢,意味著爬蟲需要等待更久的時間,因此爬取的數量會受到影響。

關於 Google 爬取、索引跟排名,可以參考下面文章。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有哪些檢測工具

下面列出一些推薦的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線上檢測工具,通常這些工具還會直接給你建議,告訴你怎樣優化自己的網站速度。

1. Google Page speed

Google PageSpeed Insights 是 Google 官方提供的工具,相當好用。

點擊下方網址,前往「Page speed」。

接著直接輸入你要檢測的網頁。

PageSpeed Insights
Google Page speed 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Page speed 會跑出各項數據,包括 LCP、CLS…等等,然後下方有最佳化建議,你可以從 Page speed 建議的那些優化項目開始著手。

Page speed 建議的網頁速度優化項目像是有:

  • 排除禁止轉譯的資源
  • 提供 next-gen 格式的圖片
  • 減少無用的 css
  • 減少無用的 javascript
  • 使用合適的圖片大小
  • 壓縮javascript

想針對自己網站上的網頁速度進行優化的人,建議都可以從 Page speed 給的優化項目開始著手。

Page speed 網頁速度優化項目
Page speed 網頁速度優化項目

2. Web Page Test 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Web Page Test 同樣是 Google 官方推薦的工具。點擊下方網址前往。

一樣輸入你的網頁網址就可以開始線上進行檢測。

Web Page Test 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Web Page Test 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Web Page Test 跟 Page Speed 不同的是,它呈現的是類似瀑布流的頁面,讓你知道你自己的 HTML 網頁上的每個資源需要多長的載入時間。

你可以透過下圖這個瀑布流去優化你網站上的檔案。

Web Page Test 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Web Page Test 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3. Google search console 網站使用者體驗核心指標

其實 Google search console 也提供了網頁體驗指標可以讓你直接針對有問題的網頁進行優化。

如果顯示良好的,那就代表該網頁給使用者有良好體驗,如果你的網頁出現在「需要改善」或是「不良」,你就可以前往該頁面進行優化跟檢測。

完整 Google search console 報表教學,可以參考下面網址。

Google search console 網站使用者體驗核心指標
Google search console 網站使用者體驗核心指標

上面就是貓熊先生滿推薦的三個網頁速度優化與檢測工具,有需要的人可以使用看看。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常見問題

網頁速度 (Page speed)是什麼?

網頁速度(Page speed),或叫做頁面速度,它是衡量特定頁面內容加載速度的指標。網頁速度越快,意味著使用者打開網頁等待的時間越短。

網頁速度(Page speed)會影響關鍵字排名嗎?

會的,網頁速度(Page speed)是 SEO 排名要素之一,如果你的網站速度很慢,你的排名就會受到影響。關於網頁速度影響排名,可以參考 Matt Cutts 的影片解說。

網頁速度 Page speed 總整理

要優化網站速度,你可以從下面十個項目著手。

1. 提升伺服器回應時間
2. 替網站增加快取(Cache)機制
3. 壓縮圖片
4. 壓縮 html / css / javascript 靜態檔
5. 內容網站使用AMP
6. 使用 CDN 服務
7. 減少轉址(Redirects)
8. 解決 Javascript 阻礙頁面渲染時間
9. 善用瀏覽器快取(cache)
10. 移除未使用的 JavaScript / CSS

要知道你的網站上哪些頁面有網頁速度的問題,導致使用者體驗不佳,你可以使用下面三個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1. Google Page speed
2. Web Page Test 網頁速度檢測工具
3. Google search console 網站使用者體驗核心指標

【SEO入門】結構化資料 Structured Data 是什麼?Google官方34種SEO結構化資料

19/05/2022by SEO.HKWeb+

結構化資料 是什麼?結構化資料與SEO排名雖然沒有直接影響,但卻能透過搶占特殊版位,讓你的網站在千篇一律的搜尋結果頁中鶴立雞群!想知道該怎麼做結構化資料標記?馬上跟我們看下去!

目錄

  1. 什麼是結構化資料標記?
    1. 結構化資料定義、標記結構化資料SEO好處
    2. 淺談Schema.org
    3. 何謂非結構化資料?
    4. 結構化資料 vs 非結構化資料
  2. 有哪些內容可以用結構化資料標記?
  3. 建立結構化資料格式與方法
    1. 給新手們:結構化資料標記協助工具
    2. 結構化資料格式:JSON-LD、Microdata、RDFa
  4.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1.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2. Google Search Console報告
  5. 結構化資料的提醒和常犯錯誤

什麼是 結構化資料 標記?

結構化資料定義、標記結構化資料SEO好處

結構化資料(英文: Structured Data)意思是按照標準化格式來書寫的一段資料,使搜尋引擎資料庫可以更有效率讀懂你的網頁內容,並將內容分門別類。

再講白一點,假設要向搜尋引擎宣告某個網頁的作者是SEO.HKWeb+,我們會程式語言的方式寫上「作者=SEO.HKWeb+」,而經過結構化資料標記的網頁,有機會在搜尋引擎結果頁(SERP)上以複合式搜尋結果出現。

實際案例:正常的搜尋結果可能是長這樣

由Breadcrumb (麵包屑)、Title、Description組成。
正常的搜尋結果

(麵包屑為何重要?推薦閱讀:麵包屑(Breadcrumb)SEO教學!教你改善導覽標記提升排名!

經過結構化資料標記後,我們有機會看到以下這種結果:

結構化資料標記

除了麵包屑、網址、前言之外,還有FAQ,或是星星評分、評論者(或作者)、價錢等額外的資訊。

因此結構化資料標記的好處,可以從2方面來談:

結構化資料標記的好處

  1. 幫助搜尋引擎快速理解網頁內容
  2. 在搜尋引擎上有機會以複合式搜尋結果出現

當千篇一律的搜尋結果頁(SERP)上突然出現特殊的資料呈現時,往往更能吸引用戶目光,帶進可觀的點擊率(CTA)與網站流量,進而幫助網頁排名提升。

(關於SEO網頁排名相關資訊可參考:SEO是什麼?SEO優化怎做?SEO搜尋引擎最佳化完整教學

淺談Schema.org

既然結構化資料是經過「標準化格式」處理,那麼是由誰來制訂這套標準呢?在SEO的領域中,最需要認識的非Schema.org莫屬!

Schema.org是由四大搜尋引擎龍頭 Google 、 Microsoft 、 Yahoo 和 Yandex 共同推出的結構化標記規範紀錄網站。

Schema.org的創立,不只是有利於網站的工程師,對於搜尋引擎、使用者也都有所幫助:

Schema.org

  • 搜尋引擎:統一定義有價值的項目,避免無效資料影響效率,可快速梳理網站內容。
  • 網站工程師/管理者: Schema.org 提供一套標準格式,讓大家有答案可循,不必另外多學語法規則。
  • 搜尋用戶:當網站都有結構化資料標記後,使用者有機會看到更豐富多元、更直覺的結果呈現,加速獲取解答。

因此許多與SEO相關的結構化資料格式範本,你都能在 Schema.org 找得到答案!

何謂非結構化資料?

既然有結構化資料,那是不是也有非結構化資料呢?沒錯!

非結構化資料定義

意即沒有固定格式、固定欄位的資料,可以說亂成一團、讓人無法歸類,常見例如說影片、圖片、語音、PDF檔案、Email、一段純文字等等。

半結構化資料定義

介於結構化資料與非結構化資料之間,有一定的欄位,但填入內容不一定相同。

讓我們用比喻來理解,好比說如果用一份員工資料來解釋:

  • 結構化資料:表示每一列、每一欄都被設定好,生日填生日、電話填電話、姓名填姓名,都需要填入規範內的值。
  • 非結構化資料:大家自行發揮創意,只要能讓人認識員工,都可以被稱為員工資料。
  • 半結構化資料:某列、某欄有規定,但填入內容不一定相同,比如說一樣是工作情況,有的人經驗豐富填了10幾種,而有的人可能剛畢業所以1個都沒有。

結構化資料 vs 非結構化資料

當然若要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談結構化資料,這裡面的內容可就太複雜了,所以此處我們針對SEO行業、入門所需的基本資訊來介紹,底下也將3種資料格式簡單為大家做個比較:

結構化資料

半結構化資料

非結構化資料

  • 固定格式
  • 固定欄位
  • 固定順序
具有特定行列或欄位,但內容不一致沒有格式、欄位、順序規定的資料
比如:

  • 標題=SEO怎麼做?
  • 作者=SEO.HKWeb+
  • 發布日=18/1/2022
比如:

  • 員工的工作經歷
  • 招聘的職務內容
比如:

  • 影片檔案
  • 圖片檔案
  • PDF檔案
  • Email
  • 一段沒有行列概念的純文字

有哪些內容可以用結構化資料標記?

參考Google官方說明文件,目前結構化資料有大約34種,底下我們也列出表格讓大家看看:

結構化資料類型有以下34種

文章(Article)當地商家
書籍(Book)Logo
導覽標記(麵包屑)數學解題工具
輪轉頁面(輪播、連續清單、圖片庫)電影資訊輪播(Movie)
課程(Course)預估薪酬
資料集(Dataset)Podcast
雇主評分(EmployerAggregateRating)練習題(Practice problem)
活動(Event)產品資訊(Product)
事實查核問與答
常見問題(FAQ)食譜(Recipe)
居家活動評論摘錄
教學步驟(How-to)網站連結搜尋框
圖片授權軟體應用程式
求職資訊(JobPosting)語音助理(Speakable)
職業訓練 (Beta 版)訂閱和付費牆內容
軟體應用程式(Beta 版)影片(Video)

如果想進一步看看這些功能長怎麼樣,可以參考:探索 Search Gallery

建立結構化資料格式與方法

建立結構化資料格式主要有3種語法,分別為JSON-LD、Microdata、RDFa。在進入程式語言的拆解之前,我們先來教你新手入門的結構化資料標記方法!

給新手們: 結構化資料標記協助工具

對於無法自行撰寫程式語言的SEO人,該怎麼操作結構化資料標記呢?首先,若你使用外部內容管理平台(CMS),如Wordpress,很可能有許多外掛軟件能夠幫助你快速建立結構化資料。

如果你的網站不支援結構化資料外掛軟件,我們推薦你使用Google提供的結構化資料標記協助工具

結構化資料標記協助工具

這項工具支援基本的14種結構化資料類型,包含問與答、文章、活動、當地商家、產品、電影、餐廳等等,而且操作步驟簡單:

  1. 選擇資料類型
  2. 輸入你要設定結構化資料的網址或電子郵件HTML,按下「開始標記」
  3. 將你想要標記的地方反白,選擇資訊類型
  4. 盡量將預設的資料類型填滿,按下「建立HTML」(可調整輸出格式JSON-LD或Microdata)
  5. 將代碼複製並貼到網頁的HTML標頭

不過畢竟工具支援類型有限,如果想要寫FAQ、輪播等其他形式,就還是得另外自己產出程式語言。

💡好用工具推薦:FAQ Schema 結構化數據生成器

如果你想要寫FAQ Schema,可以嘗試看看這個簡單的工具,可以輕鬆建立FAQ的程式碼,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喔!

👉試試FAQ Schema 結構化數據生成器

如果你看過其他結構化資料介紹文,你可能會發現怎麼Welly沒提到「資料螢光筆」功能?

這是因為早期Google Search Console還沒改版前,「資料螢光筆」確實很適合新手使用,但在2021年Google Search Console更新後,這項功能暫時無法使用了,因此我們就先不介紹囉。

結構化資料格式:JSON-LD、Microdata、RDFa

這一個部份我們將為大家拆解結構化資料的模樣,減少大家對程式語言的恐懼感!

首先JSON-LD是Google所推薦的語法,所以我們接著也著重用JSON-LD來解釋。

1. JSON-LD

JSON-LD的優點是能夠獨立於使用者可見文字之HTML之外,所以在撰寫、修改上都可以在一個區塊內統一處理,並且寫法簡單、清楚。

我們使用Google提供的範例來拆解,假設今天我們要寫的目標是食譜,那麼擷取一部分JSON-LD結構化資料會長這樣:

JSON-LD

簡單拆解JSON-LD語法3步驟:

  1. 透過@context來宣告正在使用schema.org結構化資料
  2. 透過@type來宣告結構化資料的類型
  3. 添加該類型所必需的資料,例如Recipe需要透過name來填寫食譜名稱

話說白了,其實結構化資料很像是填空遊戲,你只要先從Organization of Schemas找到你想要標記的結構化資料類型,再根據該類型所需要的資訊內容,一個一個填上去即可。

比如說Recipe接下來還需要CookTime(烹飪時間)、CookingMethod(烹調方法)、RecipeIngredient(配方材料)等等。

完整的範例可以參考Add structured data to your web pages中的第3步教學,並複製下來自己修改。

另外也可以參考我們之前寫過麵包屑的設定教學,其中也有結構化資料的設定,推薦大家也可以再對照看,能幫助更清楚地理解喔!

原則上是Schema.org類型裡面提到的描述盡量填寫越多越好,這樣能夠給予搜尋引擎更多資訊,使最終呈現結果有更多可能性。

這就像做菜一樣,備料備齊了,才有可能做出最美味的料理,但若缺少其中幾項,可能成品還是會留下遺憾。

2. Microdata

Microdata的語法通常會與使用者可見文字之HTML混合在一起,所以辨認、修改上需要花費心力來確認調整區塊,再一一處理。

假設我們要標記的是電影《阿凡達》的頁面,Microdata的結構化資料標記長這樣:

Microdata

簡單拆解Microdata語法3步驟:

  1. 在HTML的首行<div>中添加<itemscope>,來宣示這塊HTML屬於特定項目
  2. 添加<itemtype>,並指定結構化資料類型
  3. 用itemprop添加更多附加資訊,例如itemprop=”name”、itemprop=”director”

來源:Getting started with schema.org using Microdata

3. RDFa

RDfa和Microdata有一樣的缺點,會與使用者可見的HTML文字混雜,所以修改不易,而且語法也和Microdata長得十分相似,比如說如果是要標記產品類型,我們節錄一部分的RDfa語法會長這樣:

RDFa

簡單拆解RDFa語法2步驟:(以Microdata為基礎來理解)

  1. Microdata的itemtype在RDFa改成typeof
  2. Microdata的itemprop在RDFa改成property
  3. Microdata的itemscope被刪除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越過了最艱難的結構化資料格式和程式碼,接下來我們準備進入收尾。

做好結構化資料以後,可別忘了使用測試工具來確認是否有錯誤,主要工具有2個:

  1.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2. Google Search Console報告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是由Google官方所提供,可以貼上網址或測試代碼來檢測,並且可以選擇測試電腦或手機版,並且當你有未填寫完整的事項時,也可以從這裡得知,進而幫助你修改。

以SEO.HKWeb+的客戶文章為範例,它符合「文章和導覽標記」這2種結構化資料:

結構化資料測試工具

請特別注意網址測試的時候,必須是公開網址喔!

(所以有時候如果你想知道競爭對手用了什麼結構化資料,只要是公開的,你都可以丟上去看看)

而程式碼檢測,則可以在網頁尚未發布的時候,先把程式碼丟上去看看有沒有錯誤。

Google Search Console 報告

當網站發布以後,我們也要時不時到Google Search Console報告,確認看看搜尋引擎爬蟲爬取我們設定的結構化資料有沒有遇到問題。

這部分通常會從Google Search Console的「涵蓋範圍和導覽標記」來監測,詳細Google Search Console教學可以參考這篇文章:Google Search Console教學,掌握4點快速安裝與使用!

結構化資料的提醒和常犯錯誤

1. 設完結構化資料,搜尋結果不一定會顯示

不少人可能會想問設置完結構化資料,Google就會完全如實顯示嗎?答案是:不一定

結構化資料就跟許多SEO的優化技術一樣,我們能夠傳遞給Google友善的訊號,但最終決定權還是在Google手上。

使用結構化資料會「啟用」相關功能,但Google依然會考量使用者搜尋意圖、搜尋紀錄、所在位置和裝置類型,來提供使用者最佳的搜尋體驗。

2. 不要設定與網站內容無關的結構化資料

記住SEO的目的是要提供給使用者最佳的搜尋結果,所以不要為了搶佔特殊版位,而故意設定與網站內容無關的結構化資料。

比如說你的網頁明明是關於食物的,你卻用了體育相關的結構化資料,希望獲得相關頭條版面,若被Google偵測出來,有可能因此認定你的網頁為垃圾內容,而調降排名而減少曝光。

3. 不是所有結構化資料都會立即顯示

雖然結構化資料有30餘種,但並不是每一種在中文語系都支援,目前我們比較常看到的有文章、導覽標記、FAQ、輪播資訊、產品資訊等等。

然而Google依然持續更新,所以現在尚未顯示、支援中文語系的內容,不見得未來也不會顯示,所以按照Schema.org的標準來填好、填滿,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最後,如果你對於結構化資料還有疑問,SEO.HKWeb+團隊有專業工程師與SEO資深顧問,歡迎透過下方按鈕與我們聯繫洽詢!